但是现在,各大学术会议上,大家讨论的重点都是原子、宇宙射线等。
曾经的绝世天骄们,已经插不上几句话了。
玻尔甚至在信中询问道:
“老师,您对量子力学和场的关系研究如何了?”
李奇维看完后心中感慨。
这是物理学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。
如果说17世纪是力学的天下,那么18和19世纪就是电磁学和热学占据主导。
而2o世纪则分得更加精细。
前面3o年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辉煌。
中间3o年是各种高能粒子和物质结构在展,于此同时,量子场论的框架逐渐成型。
后面3o年则是标准模型统治一切,从此理论和实验不再分家。
所有的粒子实验都是为了证明和补全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。
然而此刻,李奇维已经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巅峰道路。
对于量子场论和标准模型,他已经不再那么看重。
甚至其中的某些结果,在他看来根本就是错误的,无法描述真实的宇宙。
他的万有理论已经越了标准模型,越了前世物理学界所达到的研究极限。
换言之,他重生带来的前知识,除了装逼,已经没有其它作用了。
开辟未来,探索终极,只能靠他自己本身的智慧了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标准模型就是完全错的。
物理学展到这一步,很难出现如此重大的错误了。
这不像科学展的早期,可能一整个理论都要被推翻。
标准模型几乎可以解释99%的粒子物理领域的问题,而且理论和实验吻合的非常好。
但是它的大方向出了问题。
所以导致引力迟迟不能被兼容。
李奇维的万有理论是建立在一个惊世骇俗的大方向,或者说假设之上。
这个假设比古往今来的任何猜想都要逆天无数倍!
但是,他虽然豪情万丈,却依然抱有敬畏之心。
就好比当初爱因斯坦已经知道了前路必然是统一,甚至创造了逻辑正确的统一场论,最终却失败了。
李奇维现在的状态和爱因斯坦有点像,不同的是,他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。
不过,就算他失败了,也不怕。
他留下的道统会启后来者。
总有绝世天才能继承他的衣钵。
而在量子场论和标准模型的展过程中,最不缺的就是绝世天才。
“既然如此,就让我抛砖引玉,正式开启量子场论的时代吧!”
真实历史上,量子场论是由海森堡、泡利、玻恩等人率先研究。
最后狄拉克成为集大成者,提出了著名的量子电动力学,即qed。
他创造性地把电磁场给量子化,并且天才般地提出了产生湮灭算符的办法。
量子电动力学实在太完美了,甚至一度被称为“物理学王冠上的珠宝。”
当然,它的展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,也充满了很多曲折,有无数天才参与其中。
量子场论最重要的不是那些绚烂的成果,而是其所包含的思想。
无论是费米提出的用于解释弱力本质的“四费米子理论”,还是汤川秀树提出的用于解释强力本质的“介子理论”,都应用了量子场论的思想。
因此,量子场论虽然是纯理论,但是却与原子核的各种实验现象息息相关。
随着核物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,则必须需要理论的支持和解释。
就在李奇维梳理量子场论的历史,准备选择时机表论文时。
邓怀宁走了进来,带来了一个重磅的消息。
“赵忠尧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!”
(本章完)